上海机场股票适合长期持有吗

2021年4月1日上海机场股票适合长期持有吗已关闭评论 459,996

年前的时候就决定重仓机场航空,接下来一直纠结到底买不买上机,上机是机场航空龙头,再加上还有免税店加持,如果不买,本身就是对自己投资的否定,毕竟市场上一直流传一句话:炒股就要炒龙头。龙头都没力,个股就更废了,比如石油板块从没有长牛股,因为老大都那么焉虚,小弟怎么冲锋陷阵。最终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买入上机的打算,买入了吉祥航空和深圳机场。主要有两点原因:

1、在免税店的炒作下,上机股价走出数倍的大牛行情,由于疫情原因,免税店的效应没有体现出来,反而成了上机的累赘,上机总体亏损百亿之巨,与合作方中免相比,盈利差距甚远,由此股价短期显得过于虚高。

2、对抱团股开始瓦解的担忧,当时以白酒、新能源为首的部分抱团股已经开始松动,出现了高位集体跌停的现象,说明股价已经到来强弩之末,同样也让我对上机这种大白马也有担忧,虽然它一年来没有大动作,但是难念不受波及,至于后来的补充协议,“免税店”由“上不封顶,下有保底”的“铁饭碗”变成“上有封顶,下无保底”的“鸡肋”,由此造成的估值逻辑转变引起的短期估值杀跌,自己能够躲过去纯属运气。

我上面所说的都是短期因素,那么上海机场股票适合长期持有吗?

疫情过后的上海机场还会是那个上海机场吗?我认为上机还是那个上机,上机当前的客流量已经超过隔壁的港机,在免税收入方面还逊于港机,这是因为香港机场停留的旅客消费能力比上机更强,说明上机还有提升空间。疫情之前,上机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非常稳健,公司的销售毛利率维持在50%左右,甚至还略有提升。

核心逻辑:基于公共服务带来的流量变现,它的流量是独享的,没有人跟它竞争,流量零成本几乎为零。它的流量价值巨大,因为它的流量是被筛选过的

核心优势:由于较高的政治定位和先天的区位优势带来了密集的国际际航班和高净值乘客群体,使上海机场获得了无可比拟的优质流量资源

1.由区位优势带来的流量优势。上海机场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整个华东地区的空中门户,直接服务于长三角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上海机场拥有长三角地区最高的旅客吞吐量和最密集的国际航班,2019 年旅客吞吐量占长三角旅客吞吐量比重高达 31.5%

2.政策优势:国际枢纽一类机场定位带来的国际航班资源。

劣势

1、议价角色转变,机场独享的政策红利可能消退 ,免税业务发展的趋势是“市内+离岛+电商” ,由此造成了上机议价能力的缺失

2、消费习惯的转变:社会上有种说法“人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很容易产生购物冲动”。但这是建立在收入、需求和注意力的基础之上。当时间被手机占据,当需求随时会被电商满足,免税店的价值受到了威胁?

年初市场之所以对补充协议反应如此激烈,就是议价能力的缺失打破了机构对上机的高预期。原来带给大家无限遐想的业务,在自己最强的地方被合作方猛捶了一顿,还被扣了天花板,这不得不让市场重新考虑上机的价值。

最后提一个数据,2017-2019年,日上上海对上海机场支付的免税店租金分别是25.55亿、36.81亿、52.10亿,占公司2017-2019年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23.30%、39.53%、47.60%。说明免税店对上海机场的贡献越来越高,说明上机基于流量变现的价值依然在提升。

拥有这样优质的流量红利,上海机场需要寻找其他高价值的变现途径。至少目前来看,上机还没摸索出新的“故事 ,做拥巨大优势却受制于合作方这是不应该出现的。

疫情过后,上机还是那个上机,得天独厚的优势依然没有改变。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