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窥情人

 

偷窥情人

😴偷窥情人😵     

对此,中新财经记者通过招行内部员工了解到,招行大额存单并未停售,只是数量有限且只针对新转入资金客户开放,在APP上没有直接显示。

去年以来,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和贷款利率下行,导致银行贷款利润持续收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商业银行代表利息收入和支出差值的净息差已降至1.69%的历史低位,低于监管合意水平。

面对息差收窄压力,多家银行不约而同走上了压缩存款利率成本之路。日前又有平安、中信银行宣布将停售智能通知存款产品。银行高息存款产品限量、下架,更多储户正在把目光转向理财和保险产品。

中新财经注意到,“五一”假期前后,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渤海银行、大连农商银行等十余家银行密集公告称,已下架或即将下架智能通知存款产品。还有业内人士告诉中新财经,5月15日前后,根据监管要求,银行业的智能通知存款产品将普遍停售。

民生银行宣布,5月7日起停售半年期及以上大额存单产品。目前,民生银行APP上在售的大额存单仅有1个月及3个月期限,利率均为1.7%。

谈及理财新选择,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表示,在各类资管产品收益率以及存款利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投资者应尽快调整好投资心态,平衡好风险和收益的关系,综合进行资产配置。(完)

自去年银行存款利率多次下调后,兼具稳定性和高收益的大额存单是现今许多储户的最爱。不过,多家银行近日却传出大额存单停售的消息。

尽管多家银行仍保留大额存单产品,但大多调低了存单的利率,或是收紧额度,只对特定用户开放。普通储户买到大额存单的难度越来越大,堪称“一单难求”。

专家表示,今年存款利率或也将继续调降。中新财经注意到,随着银行存款产品迎来变化,更多储户正在把目光转向理财和保险产品。

偷窥情人中新网5月10日电(中新财经 宫宏宇)“大额存单要停售”、“智能通知存款也要没了”……近日,银行存款产品的频繁调整引发众多储户关注。

😶(撰稿:瑞丽)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未经本平台授权,严禁转载!
展开
支持楼主

17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5334 回复 5
举报
    全部评论
    • 默认
    • 最新
    • 楼主
    • 傲远😷 LV5 六年级
      2楼
      人民日报社参加第34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作品专项初评公示☀
      07-05   来自大理
      3 回复
    • ☁耀电 LV4 大学四年级
      3楼
      关于参评第三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自荐(他荐)作品的公示☂
      07-03   来自楚雄
      6 回复
    • 集罗铭☃ LV9 幼儿园
      4楼
      人民网2024年申请办理记者证人员名单公示☄
      07-05   来自个旧
      9 回复
    • 灵感潮流 LV8 大学三年级
      5楼
      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专题评议全媒体时代经济报道工作★
      07-04   来自开远
      8 回复
    • 爱辉☆☇ LV7 大学三年级
      6楼
      人民日报社推荐参加第34届中国新闻奖副刊初评作品公示☈
      07-04   来自蒙自
      4 回复
    • 动感之美 LV3 大学四年级
      7楼
      人民日报社参加第34届中国新闻奖新闻专栏初评公示☉
      07-04   来自弥勒
      回复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圈子
    • #网络视听协会发布行业倡议:坚决向“唯流量论”说“不”#

      精致之美

      6
    • #人民日报社参加第34届中国新闻奖新闻版面初评公示#

      拓维高

      5
    • #人民日报社参加第34届中国新闻奖音视频新闻访谈、音视频新闻直播初评作品公示#

      数据

      8
    • #人民日报社参加第34届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应用创新和新媒体新闻专栏初评作品公示

      缘建

      4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随地关注偷窥情人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