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面积651亩的中联智慧产业城高空机械园,现已建成33条高度柔性化智能产线,采用全自动化设备620台套,全面建成投产后,每7.5分钟可下线一台剪叉产品,每20分钟可下线一台臂式产品。
高端市场的认可给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带来了发展新速度:目前产品出口欧美、日韩、澳大利亚等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带动中国高机关键零部件产业链走向全球。68米自行走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出口北美,58米自行走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进军欧洲,成为当地的最高米段臂车,实现了中国品牌高端高空作业装备在欧美市场的突破。
每天早上,任会礼都有一个固定的工作安排:8时15分准时参加海外服务电话会,了解海外客户对产品使用的具体反馈及处理相关问题。
更让外界关注的是,作为机械装备的新蓝海板块,中联重科智能高机短短几年创造增长“纪录”:2020年至2023年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0亿元、30亿元、46亿元、55亿元,海外销售占比在2023年已经超过30%。
对于品牌忠实度极高的欧美市场,中国企业新产品要进入从来不易。中联重科智能高机于行业内率先推出锂电系列产品,推动行业新能源产品的发展和技术升级,成功“敲”开海外高端市场的大门。
企业出海无法避免供应链重构、文化差异等诸多困难,但这是中国企业实现从产品出海到企业出海的必经之路。从底层逻辑重塑出海的新路径,与全球市场更为紧密地融为一体,成为中联重科智能高机“走出去”的选择。
“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成熟为我们的研发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助力我们站准了风口。”任会礼表示,公司与相关新能源企业进行联合研发,随即推出电动直臂车、锂电剪叉车等产品,在海外市场备受欢迎。2022年,公司又率先推出高空安装玻璃的“蜘蛛侠”、高空除锈机器人,再次引领行业创新发展。这些新技术的突破都离不开国内供应商的联合研发。
2019年,中联重科在行业质疑声中尝试研发锂电高机产品。正是这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探路,让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实现了超乎预期的增长。
用极致思维定标准、定市场,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向“高”发展很快取得不俗成绩:实现了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拥有多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取得出口认证118项,并在行业创下全球最高的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ZT72J-V、全球最高的电动直臂高空作业平台ZT51JEH-V、全球首款高层幕墙安装机器人、全球首款智能高空清洗作业车等多个“全球之最”。
专业实践能力2月,由中国制造知名企业中联重科旗下湖南中联重科智能高空作业机械有限公司(简称“中联重科智能高机”)自主研发生产的自行走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ZT68J交付加拿大客户,成为美洲最高米段臂车。
任会礼介绍,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完成了40-60米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国产品牌替代,60米以上设备填补了海内外空白,打破了海外龙头企业在国内超高米段高空作业平台市场中的长期垄断。
向“高处”寻找新蓝海的中联重科智能高机,无疑成为当下中国制造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动注脚。仅仅几年,这个新板块缘何如黑马般脱颖而出?又凭什么在国际市场成功突围?
高空作业机械是指满足厂房、场馆、建筑、设备等安装与修缮等过程中高空作业需要的可移动工作平台。与脚手架等传统设备相比,其安全性和效率优势明显。
智慧工厂不仅实现生产智能化,更为重要的创新是,通过物联网和智能化技术实现了产品一机一档的数字化、端对端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每台设备、每个配件均配备电子档案及可视化三维图,这给维修保养、故障诊断、设备管理等带来极大的便利。
如果说,将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是中国制造打开海外市场的底层逻辑,那么与供应链企业的共生则是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逻辑。
“我们已有底气更深程度地参与国际化竞争,与我们的供应商伙伴一起协同出海,实现本土化制造。”任会礼透露,企业在欧洲的工厂也正在筹备中。(完)
2023年,中联重科智能高机的新能源产品渗透率超90%,销售占比近80%,在产品型号数量、性能参数、销售规模等方面均已超越欧美品牌。
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高空作业平台行业起步较晚。随着人工成本增长、安全生产意识提高、施工效率提升等因素影响,高空作业机械规模迅速扩张,成为中国机械装备少有的快速发展的板块之一。
一机一档的智能化管理在行业内仍是首创,这要求企业从前端研发、供应链管理到生产制造、销售、售后等全产业链环节都要实现数字化管理。这种全产业链的智慧管理不仅提升了海外服务的软实力,其设备作业数据又可以反向指导研发,让研发更精准匹配需求,从而推动提升产品性能和开拓新市场。
“在开展高空作业机械的研发之初,我和项目组团队成员就决心以科技创新引领高空作业机械产业创新,埋头开始了国产高空作业机械科技创新的探索。”任会礼坦言,得益于中联重科历史积累的技术沉淀,智能高机的研发从一开始就是依托全球最高标准,定下了全球布局的目标。
这是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完善全球化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值得一提的是,该基地的投产也将带动中国高机关键零部件产业链企业组团出海。
把握住风口,中联重科于2017年开始布局高空作业机械业务。一直在中联重科中央研究院钻研机械结构关键技术的任会礼,带领着十几名研发工程师,组成剪叉和直臂两个项目组,开始了高机的“创业”之旅。如今,这位拥有华中科技大学机械设计专业博士学位的技术带头人担任中联重科智能高机总经理。
对于中国制造企业而言,好产品只是海外市场的第一块“敲门砖”。“服务软实力将决定中国产品能在欧美等高端市场走多远。”深谙此理的任会礼,重视海外客户的每一个细微反馈,由此倒推如何更精准、高效地实现管理、解决问题。
621.28MB
查看992.92MB
查看34.2MB
查看150.39MB
查看549.96MB
查看870.60MB
查看923.96MB
查看179.41MB
查看447.87MB
查看264.97MB
查看314.97MB
查看849.99MB
查看465.56MB
查看819.82MB
查看639.89MB
查看532.61MB
查看166.25MB
查看863.44MB
查看355.12MB
查看261.14MB
查看850.28MB
查看779.54MB
查看331.14MB
查看323.42MB
查看317.60MB
查看937.57MB
查看231.41MB
查看359.77MB
查看614.54MB
查看560.86MB
查看406.83MB
查看811.66MB
查看790.21MB
查看177.78MB
查看519.57MB
查看145.14MB
查看147.24MB
查看123.87MB
查看546.65MB
查看425.17MB
查看190.99MB
查看270.48MB
查看999.19MB
查看249.54MB
查看511.58MB
查看900.84MB
查看108.89MB
查看253.88MB
查看356.44MB
查看856.16MB
查看417.70MB
查看796.96MB
查看570.39MB
查看530.37MB
查看318.93MB
查看895.53MB
查看251.66MB
查看458.48MB
查看306.21MB
查看403.91MB
查看820.61MB
查看152.33MB
查看906.78MB
查看362.50MB
查看262.37MB
查看135.20MB
查看964.53MB
查看369.81MB
查看725.97MB
查看998.79MB
查看604.39MB
查看164.55MB
查看589.52MB
查看658.15MB
查看564.85MB
查看655.19MB
查看729.56MB
查看747.34MB
查看801.17MB
查看201.87MB
查看152.23MB
查看372.67MB
查看869.36MB
查看101.10MB
查看408.68MB
查看315.56MB
查看159.38MB
查看235.22MB
查看171.72MB
查看672.99MB
查看966.37MB
查看162.82MB
查看205.48MB
查看191.84MB
查看228.28MB
查看233.82MB
查看591.56MB
查看373.90MB
查看125.17MB
查看667.38MB
查看100.28MB
查看104.36MB
查看828.99MB
查看247.87MB
查看
509 安宁rf
如何看待北京十三号线西二旗站地铁里的拳击赛?☦
2025-07-02 13:55:40 推荐
569 188****9042
如何识别「赫鲁晓夫楼」、「筒子楼」与「老式单元楼」?☪
2025-07-01 18:20:59 不推荐
759 152****1575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和宁夏的故事☮
2025-07-01 01:51:19 推荐
45 迷宫卡丁车
交行任徳奇:用好数据或数字化技术是提升普惠金融的覆盖率和质量的关键☱
2025-07-03 08:53:01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