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跟朋友一起吃饭,席中有位大佬,言谈之中几乎句句都是他与哪些上市公司董事长是哥们儿、与哪路资本大腕儿是兄弟,原本想趁机学习一下大佬对明年行情的研判逻辑,就在觥筹交错的听哥哥讲故事中,化为无言。
曾几何时,笔者也追羡过这些热辣劲爆的一手消息,但在连续几次被“第一手料”坑了之后,现在已对此无感,所幸也基本上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未必多有效精准,但输赢都不能赖别人了之后,也有利于免了些社交尴尬。
眼下,今年的行情只剩下8个交易日就收官了,作为小散一枚,笔者对年末冲击收益着实没什么野心,恰逢好友D君发来一份表格,叫我填下明年的展望,那不妨借此文梳理一下基本思路吧。
在有限的了解中,今年的行情应该说是多数朋友都赚钱了,但多数朋友都跑输指数了,市场分化严重,使得投资者中也泾渭分明地划分出了阶层:撑的扶不住墙,饥的爬不上床。如无意外(即除非经济超预期复苏、企业盈利超预期强劲导致全面牛市展开),个人认为明年这种局面,将伴随A股进一步美股化或说去散户化而得以延续,并且,由于经济筑底进程未完待续,龙头公司的资源集中现象也将进一步提高,这是一个基本判断。
在此之下,作为普通投资者,相对机构或游资,既无专业调研的能力,又没有资金、信息优势,在这个市场靠什么赚钱?个人总结下来,主要依赖于时间优势和常识判断能力,前者要求我要在大规模资金进场前,忍受前期的荒凉并舍得高潮的狂欢,捕捉存在“预期差”的机会;后者则提示自己其实更适合注重自上而下的研究思路,寻找经济波动中确定性的赛道,通过分散持仓来弥补对具体标的深入研究的短板。
举些例子,去年年末,好友F君就认为被质押盘打得满地找牙的券商股,不会出现比想象中更差的情况了,估值的修复只是时间的问题,进而吃到了年初那波券商的强势。而同一时间,我认为通信为主的科技类,业绩最悲观的时期已过去,不会出现更坏的情况了,且今年5G大幕带来的确定性使之成为很好的赛道,进而提前埋伏并参与到了科技类的行情。
不过,遗憾的是,个人由于对券商股的确定性理解不到位而没吃到肉,科技股中也没预料到消费电子会如此之妖。当然,并不能说这种遗憾就一定是错误的,毕竟我们必须要承认一个基本的事实:自己不可能覆盖所有的机会,投资只能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即不断聚焦自己的能力圈,学会放弃那些你没把握的热闹。
扯完投资的方法论,该展望2020年了:哪些品种存在“预期差”机会或以常识可判断的确定性呢?
首先聊一下科技类,个人认为,从确定性来看,科技类明年大概率会出现分化,毫无疑问,5G建设的加码和5G手机换机潮、应用加速落地,都是符合我们的常识判断的,但整个板块已经没有了“预期差”的机会,反而一致性看多把预期透支得太高了,一旦业绩不能超预期兑现,股价就会比较危险。这就意味着行业的赛道虽好,但预期收益得相对今年调低,且尽量得挑选估值消化比较充分甚至略微悲观了点的龙头,譬如通信方面,建设端的天线滤波器品种,以及确定受益于5G流量爆发的ITC产业链,包括光模块(没有“预期差”机会,但业绩弹性大)、服务器、IDC品种等。此外,手机代工、光学器件、物联网等受益于5G落地的应用端品种,依然还存在超预期的可能;半导体及消费电子方面,国产替代的故事对应到现在的涨幅已经差不多了,个人感觉业绩还是透支比较严重,除周期拐点相对确定的上游硅产业链(晶圆及晶圆设备)和被动元器件等车规电子类品种外,暂保持观望为主。
其次,从11月份起个人就比较看好周期类品种的机会,其实也是叠加确定性和“预期差”机会,譬如目前已开始修复悲观情绪但估值还没修复的地产股,只要明年通胀不要太过分,市场对“夜壶”的看法就肯定不会那么嫌弃了;基建龙头,明年受益财政扩张的确定性也很高,也就是说不会出现比现在更坏的情况了,缺陷在于当前国内大搞基建的空间似乎远没有以往大,路也修了、桥也架了、什么铁都也通得七七八八了,市场对行业的改善不够直观,恐怕趋势性行情比较难。相比之下,个人反而更看好铜类品种,目前铜金比开始收窄,库存水位处历史偏低显示出全球的供给偏紧是毋庸置疑的,就等需求回暖。此外,汽车行业的悲观情绪也已到了一个极值,确定性虽不足,但“预期差”很可能在明年特斯拉国产车上市前出现一个赛点,近期新能源车产业链已有所反映,明年应该还有上车机会。
以上是我对2020年的一些思考,欢迎大家发表自己对2020年投资的看法。